
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新思考
一、学校文化建设遵循九大原则
1、众筹原则
2、个性化原则
3、主题性原则
4、生长性原则
5、课程化原则
6、内化原则
7、动态性原则
8、以文化人性原则
9、年检原则
二、学校文化建设三大提升
(一)学校文化要“形”更要“行"!
学校文化在形与行上有如下
问题:1、有形无行。
2、形与行两张皮:
3、形的表象部分在行。
4、形滞后影响行。
形行合一成型,成品牌。依形而行,行中提练形,形行合一,以文化人,人育文化。
(二)创建学校文化的三个境界(层次)提升:文化符号、文化载体、文化行为。
(三)、利用现有环境文化从教化、学化、习化、育化,实现环境育人;还要发现本校学生礼仪行为习惯等薄弱项特意创设环境景观,来化疗育人。
先征集、观察孩子们在该年龄段成长中所存在问題,借助校园文化疗愈功能诊治。
先发现问题,再设计活动、景点、规则潜移默化影响改变其行为,我们称之为化育。利用秋千培养孩子规则意识、等侍意识;利用不找零无营业员售货部培养孩子自律意识和爱心意识。 开展无人监考、校园义工日等也属此类创意。
三、学校文化建设新视域
1、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又有三个新视域,一个是学科教室文化建设,一个是艺术、特色教室文化建设,当然也包括与之匹配的个性化主题走廊文化建设,还有一个是学校图书馆成为课题研究、学科结合新场所的文化建设。人产生新文化,新文化育新人是其定位核心。
2、楼道教室文化从标语式走向实物展台、互动体验式,从平面走向立体。比如楼道中嵌入墙体中便于观察的标本、化石;比如设计在楼道墙上的一些科学小实验;教室里花草、作品实物展台等
3、创建班级主题文化馆,开年(期)班级文化博览会。校园增加科技主题设施,实现主要景观课程化。